首页> 其他小说> 临高启明> 第七十六节 点卯

第七十六节 点卯

书名:临高启明作者:吹牛者加入书签投推荐票错误/举报

    董明珰低头道:“是,多谢大人。n∈,只是请大人发给文书,准婢子母女在广州居住。”

    刘翔道:“对明官家眷元老院原本就有政策的:愿意还乡的发给路费,不愿还乡的自谋出路。你们愿意留广州也无不可。等审查结束了你们愿意去哪里就去哪里。”

    “多谢大人恩典。”董明珰道,“只是婢子现在是孤儿寡母,既无生计,又少人照应。请大人格外恩典,赏还几个仆婢和婢子母女的私产,”

    “他们愿意跟随你的,我们也不会留难。各人去留都随意。至于你们母女的私房,要审核一下,原则上只要不超额,都可以发还。”刘翔道。

    董明珰跪下磕了个头:“多谢大人恩典!”

    郭熙儿从办公室里出来,看到董明珰依旧波澜不惊的表情,不由的抱怨道:“今天你可把我害死了!”

    董明珰挽起郭熙儿的胳膊,笑道:“都是明珰冒失,这次有劳姐姐了。”说着将一个手绢包塞到了郭熙儿的手中。低声道:

    “这次多亏姐姐襄助,明珰没齿不忘。一点小玩意,不成敬意。”

    郭熙儿如同被火烫了一下,赶紧推回去道:“不要不要,你莫要害我。”

    董明珰以为她入手太轻,以为是不值钱的东西,便将手帕故意掀开一角,原来里面是一只祖母绿海棠花挂件的金步摇――至少也值二三百两银子。

    没想到郭熙儿还是坚决不收,董明珰怕推让太多引人注目。只好收了回去,道:“姐姐这样客气,明珰实在过意不去……”

    “你莫要客气。”郭熙儿虽不是富家出生。首饰的华贵精致还是看得明白的,她虽然心动,却不敢有所贪图,再想她身世也可怜,不由的大起同情之心,“我老家原也是山东的,与你母亲是大同乡。这点忙总是要帮得。”她叹息道,“想不到你的身世如此之凄苦。你们母女如今连个这和元老院鼓吹的“依法治国”理念相违背。好在他现在是广州军管会的主任,按照法学会开得后门。“军管”就是“行军法”,他这个主任还兼任广州军事法庭**官。差不多就是“口含天宪”。

    只见一个值堂的门丁满头冒汗,喘吁吁跑来,禀道:“大人!已经九点了,升衙不升?”

    “升!”刘翔看了看表,霍地站起身来,下令道:“叫门政上头放炮!警卫人员全副武装上岗!”他却甚是仔细,冲着镜子看了看自己的头发和新做得藏青色呢中山装――办公厅的裁缝现在总算能做出像样的中山装了。

    将皱褶都抚平了这才出门,缓步迤逦到大堂后侧。郭熙儿和两名武装警卫员紧随其后。门丁早已先来一步站在侧门呵腰躬候。

    大堂上早已是森严肃杀济济一堂。沿公案桌下二十四名国民军士兵二十四名国民军日本队士兵分两列直延到二堂门口。国民军士兵一律是上了雪亮刺刀的步枪枪托拄地;日本队身穿大红色铁拳纹章阵羽织,腰插双刀目不瞬睫兀然挺立。

    十多个书吏袍靴楚楚鹄立堂柱西侧,东侧是三班班头和衙役衣色鲜明植立候命,靠公案左侧设一椅,就座的是广州市政府参事魏必福,右侧是刚刚出炉的广州市政府外联部秘书吕易忠,

    胥吏衙役们一个个见如此阵仗,内心忐忑不安。自古新官上任,少不得要放火,何况现在是改朝换代!这澳洲人的刘大人会如何放火?有些人自知罪孽极大,心里很不安,但是这祖传的饭碗不能丢――这不仅是吃饭发财的营生,更始保命的关键:新朝肇始,若不能及时混入体制,没了保护伞,外面积攒下来的新仇旧恨一起发作,顷刻就会家破人亡!

    大堂里,院子里,黑压压的站满了人,然而周匝静得出奇,忽然听得掀帘子的声音,便知刘首长要出来了,接着便听“砰-砰-砰!”三声炮响,门丁拉着嗓门儿高唱:

    “大宋元老院钦命广州府尹刘翔升堂啰!”

    这称号是他向郭熙儿打听了之后自己想出来的,他这一喝,胥吏衙役们都是练出来的功夫,“噢――”地齐声呼叫堂威,提线木偶般一齐提足后退一步,便听刘翔的脚步声橐橐从东后侧门出来,径升座据案而立。

    “请大人安!”

    庭里庭外上百的人一齐打下千儿去,声音震得大堂嗡嗡作响。

    “诸位请起。”刘翔一张扑克脸毫无表情。虽说如此,大家还是略略松了一口气,魏必福和吕易忠朝上一拱,双手据膝落座。其余人等垂手肃立,不时用目光偷睨公座,刘翔也坐下了。

    刘翔看着从大堂公案下一直站下去直到大门外黑压压的人群,不禁有些疑惑,按照城工部提供的数据和从架阁库里取来的花名册,这府衙门的人较之于县衙要多些,但是“经制吏”也不到百人,加上有工食银的胥,也就三百多号人。

    虽然他从资料中知道每个县衙、府衙都有许多不在编,不领工资的“临时工”,但是也不至于有这么多人吧!

    他皱了皱眉,道:“点名!”

    点名很快,一共三百多人,点名之后有二十五人未到,其中八人是告了长假的,无故不到的只有十七个。

    “未到者除名!”刘翔吩咐道,眼瞅着还有许多人没有点到名,侧脸问魏必福:“还有许多人没有点到,这……”

    “都是不在册的做公得。”魏必福道,“在册的,每年有三两六钱的工食银。不在册的,只当差,不拿钱。”

    刘翔点了点头,每年三两六钱工食银,这工资待遇可够低的。至于许多只当差不拿钱的差役,不用说他们都靠什么过活了。

    衙役的工作本质上是一种无偿劳役。在这个体制的设计者来说,不给衙役开工资或者只开象征性的工资并无不妥,因为这本来就是一种“奉公”。这种简陋的体制延续了一千多年,没有一个朝廷认识到这里面的不妥之处。官员们除了抱怨“吏猾如油”之外,却从未想过在源头上去设法改变一下。

    刘翔又问:“不在册的有多少人?”

    “这个――”魏必福为难道,“卑职也不清楚。大约有一千五六百人。”(未完待续。)

湿馨提示:按键盘<-左右->回车键enter,分别可以回到上一页下一页目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