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仙侠小说> 继祖传宗> 第四百一十章 转战山西(三)

第四百一十章 转战山西(三)

书名:继祖传宗作者:亿城安加入书签投推荐票错误/举报

    这几人中,姜梦的医术水平极高,做事严谨,她调教的医疗队也是她的作风。而且她责任心也很强,作为刘继祖的近侍队长,她始终活动在刘继祖的十丈范围之内。只是由于她的身份,刘继祖没办法完全信任她,为了防范姜梦,刘继祖随时都在怀里放着一块防毒面巾,而且他还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只要姜梦靠近自己少于五步,他就会不自觉地将手放到刀柄上。

    韩望的武技还在进步,但他的身体素质已经没办法提高了,他的年龄比刘继祖大不少,在武技方面应该没办法再超过刘继祖了,再加上刘继祖还有姬伯仁的那套装备在身上,因此武技这方面刘继祖并不是十分担心。但韩望这人十分擅长隐忍,也会做戏,心眼也不少,他在姬如龙面前就完全是另外一副面孔,和现在完全不同,不知道他真实的性情到底是什么样子,但他现在的表现倒是无懈可击,不过刘继祖对于他的防范甚至超过了姜梦。

    至于裘二,他现在掌管着整个红巾军的钱粮,管的井井有条,而且通过他的一些办法,有效地规避了很多的贪污和浪费。刘继祖对裘二算是最放心的,因为他不怎么会武,与他接触时刘继祖并不用过于谨慎。再加上他与裘二认识又早,现在又有了赵明珠的这层关系,可以说是他是自己最值得信任的人了!

    崔安世的情况就要复杂些,这人是郎至纯的私生子,聪明又能干,现在他又有了自己的队伍在身边,和原来孤身一人时又不一样了。刘继祖对他也很担心,他主要顾虑的是这人会反水到郎至纯那边或者干脆自己自立。刘继祖并不知道,崔安世手下这些人大多是冲着他才上的山,不过谨慎一些总是好的。

    这些人里面没有一个是可以完全放心的,还有那刘虎头,严格说来他们师徒都是书院的势力,这些人里只有连长老一行人是完全可以放心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刘继祖根本不可能有任何的放松,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刘继祖很多时候都在想,现在虽然有千军万马围绕在自己身边,但在这样的环境中却不如自己一个人是自在安全些!刘继祖很多时候想过一走了之,但他知道自己不能这么做,因为红巾军看似强大,但都是短时间内聚到一起的,里面的大部分人都是冲着他才来参军的,他要是一走,这支队伍很有可能就散了。

    因此刘继祖这段时间非常累,但主要是心累,他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还要思考处理红巾军的一系列问题,要不是他手下这些人能力都很强,刘继祖现在估计会更累。刘继祖从百家庄出来的这六个月可谓艰险重重,时刻都要提防着各种危险,他现在已经有些厌倦了。不过现在很多事情已经不由他控制了,很多时候他是被推着来行动的。

    刘继祖摇摇头,就出了他的营帐继续去教红巾军箭法和骑术了。由于红巾军初创,士兵大部分缺乏基本的训练,特别是弓箭手和骑兵,经过整合挑选,他们现在已经有了四万名弓箭手,而弓箭的制作还在大张旗鼓的进行中,按照刘继祖的要求,他要为每一个红巾军战士都配上弓箭。

    另外在刘继祖、崔安世和裘二的不懈努力下总算又为精挑细选出来的一万名弓箭手配了马匹。红巾军这时终于有了成规模的骑兵,刘继祖对这支部队十分看重,他打破了原有的建制,所有士兵都是他亲自训练,亲自管理,里面所有军官,从低级军官到高级军官都是他亲自选出来的,可以说这支部队才是刘继祖自己真正意义上的嫡系部队。

    这些人是从这二十多万人里精挑细选出来的,身体素质都非常好,刘继祖对他们的训练也很严格,当然待遇也比一般士兵要好不少。除了标配的马匹和弓箭以外,他们每个人都装备了制式长枪、腰刀和盔甲,红巾军里其他士兵对能成为骑兵的士兵都是十分羡慕的。

    刘继祖这段时间每天都是顶盔掼甲,全幅装备,然后骑着如风去教他们骑射以及马上对战之术。这些士兵各方面的进步都很快,唯一的问题是骑马时间的问题。由于这些士兵绝大多数都是河北、山西和河南三道的农民,几乎没骑过马。因此对长时间骑马很不适应,但这个却无法快速提高,只能不断练习逐步提高。

    转眼间三个月时间过去了,这支队伍以及另外三万弓箭手部队已逐渐成型,而他们现在已有六万人配备了弓箭,这个数字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慢慢扩大。刘继祖看着他们训练经常心潮澎湃,他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千军万马的威力,特别是当这近万弓箭手同时射箭时,那种万箭齐发的场景令刘继祖印象深刻,更让他深刻体会到了在战场上个人的渺小。

    这三个月红巾军已经牢牢掌控了山西道,除了晋阳城和云州朔州以外,他们将在河北道使用的办法也用在了山西道,那就是打击有恶行的豪强,然后收缴他们的土地、粮食和钱财,同时将土地分给红巾军有功的将士。

    这确实一石二鸟的好计策,一方面山西道和河北道的情况很相似,那就是百姓极为贫苦,但那些可以免税的豪强却富的流油,因此他们从山西道的豪强身上也获得了大量钱粮和土地,这极大地缓解了红巾军的军需问题。

    裘二自从手里有了足够的钱粮之后,也财大气粗起来,来刘继祖这里哭穷的次数明显变少了。这样他们也才有多余的钱拿出来打造装备和武器以及购买马匹,同时有了军粮,他们就可以不断扩大红巾军的规模。

    另一方面这种方法极大地鼓舞了红巾军的士气,本来他们从河北道撤离时,很多被分了土地的士兵是颇有怨言的,信心也受到了打击。但他们也知道红巾军发的那些地契只有在红巾军当权时才算数,因此只好跟着红巾军撤回了太行山。

    但现在见到在山西道红巾军依然实行这样的政策,他们就又有了希望。因为红巾军分土地是严格按照军功进行的,而军功的获得是有严格标准的,能获得军功的士兵一般都是比较勇敢,有一定的武技实力,他们能在河北道获得军功,在其他地方也照样能获得。

    因此他们的积极性就又被调动了起来,在攻打山西道的地盘时表现的极为卖力,很多士兵甚至会主动结伙去攻打山西道的那些城市。因此刘虎头他们有些时候还要去制止他们,因为很多城市根本不用打,只要包围起来,对方就会投降。

    但对于投降的城市只有军官才有军功,普通士兵是没有的,因此为了获得军功,才会出现士兵自主结伙去攻打城市且不允许人家投降的情形。这对红巾军来说当然算是好事,总比见了敌人就投降或逃跑要好,因此红巾军方面只是训斥了一番并没有很重地惩处这类士兵。

    通过在河北道和山西道的情况,刘继祖也了解到大周这两百多年确实积累了大量财富,但不幸的是这些财富都集中在了极少数人的手里,绝大多数百姓现在都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特别是五方联盟的事发之后,很多人一天只能吃一顿饭,现在的大周已经彻底乱了。

    河北道成了吴王和袁昂的战场,辽东道、山东道、江西道、江东道以及岭南道相对好点,但为了支持他们的战争,两边都在不断加税,百姓的负担与日俱增。相对来说,吴王的实力要比袁昂的实力强得多,但真打起来之后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吴王这边的军队虽多,但战斗力却不行,和袁昂率领的边军相比差的太远!完全是在被压着大,要不是他们两边兵力悬殊,河北道现在已经是袁昂的了。袁昂虽然经常打胜仗,但他的日子也不好过,他的军队虽然战斗力强大,但也有致命的问题。

    首先是后方不稳,辽东道是边关重镇,本来主要的目的就是防范北方草原上的敌人,而北方现在的乌合台瓦鞑部实力越发强大,乌合台上次与大周和亲失败之后极为愤怒,但他却没有第一时间报复大周,而是转而去攻打西边的金真国,现在金真国已经被灭,整个北方草原现在只剩下了西北边的辽丹国以及更西边的兰阗国。但兰阗国地处遥远,对于瓦鞑国真正的威胁实际上只剩下了辽丹国,如果辽丹国再被消灭,乌合台就没有了后顾之忧,而且乌合台已经在着手准备南下了,他现在将他的部队分为了两个部分,一部分主要在西边跟随乌合台攻打金真国,另外一部分则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并在逐步向辽东道、河北道、山西道北部集结,看样子是在准备南下了。

    因此袁昂虽然在不断打胜仗,却始终不敢抽调太多兵力南下争夺河北道。再加上河北道经过晋王和红巾军的不断征兵,已经没有什么兵源了,粮食也已经被红巾军收的收,买的买,也支撑不了太多的兵力,因此袁昂现在是进退两难。

    一方面他现在有机会占领河北道扩大自己的地盘,另一方面他后面有强敌,而吴王的兵力远在他之上,还不缺钱粮,再加上他只是一个边军将领,而吴王却是大周的皇子、亲王,在地位和号召力上就远不如吴王。吴王及其手下也看到了这一点,因此他们不断通过个各种手段在进行拉拢劝降,袁昂已经杀了三个向他提议归降吴王的手下了,但他那边军心不稳也已经成了一个大问题了。

    吴王这时的心态也变了,之前他根本无心争夺天下,因为之前无论是论能力、论实力、论资历、论长幼还是论嫡庶,继承皇位都轮不到他。但风水轮流转,谁知道转眼间形势就逆转了,朝廷在五方联盟事发后四分五裂,楚王因为襄州的事焦头烂额,秦王被困在京西道寸步难进,晋王则由于太行山的山贼苟延残喘,四王里只有他还在不断发展壮大。

湿馨提示:按键盘<-左右->回车键enter,分别可以回到上一页下一页目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