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1991> 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房屋拔地而起

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房屋拔地而起

书名:重生1991作者:分金加入书签投推荐票错误/举报

    今天,陈广生就已经将准备好的合同,拿到了市政府,正式和市里,七二区签订。

    在我国的法律当中,实行的是土地公有制,土地所有权,归国家和集体所有。

    也就是说,哪怕是个人或者单位,出资买了,也只有使用权。

    每种土地的使用权,时间也是不一样的。

    陈广生要买的,七二区那块地,属于国有出让土地,最长是七十年,但还有一部分,属于集体土地。

    也就是当地原本住着居民,土地属于他们集体的,这种购买,可以买五十年。

    每种价格都不一样。

    到了年限后,如果投资方想继续使用,需要再付一次土地转让金,并在这个过程中,享有优先转让权。

    也就是说,只要你有钱,想买,任何个人和单位,都抢不走。

    陈广生他们这次,所要购买的土地,一共是二十七万方,合共二十七公顷。

    集体土地,大概在百分之二十五这样,价钱方面,和国有出让的差不太多。

    所以在这个合同中,陈广生肯定是想多占些便宜,尽量的,让集体土地所占比例缩小一些。

    所以这个合同,是宗佳慧他们那边的,恒集集团所写。

    一来是他们有港商的身份,二来,那边的房地产市场,远比大陆这边成熟,他们的合同肯定更完善。

    市里对此倒是没有什么异议,尽管知道,陈广生他们占了点小便宜,但也无所谓。

    争这么点钱是没什么意义的,他们最看重的,还是这地方究竟,能不能发展起来。

    要是真能像陈广生所说,变成全市,乃至全省的经济中心,那他们真的做梦都能笑醒。

    在合同里,陈广生也说了,这项工程,他们预计,在三年左右全部完成。

    这些条款,陈广生按照他们的要求,都写到了合同里。

    市里这边的代表,是茂云波和廖学友,他们两个分别代表市政府,七二区政府。

    和陈广生,宗佳慧,钟山三人,签订了土地转让合同。

    整个过程中,都有媒体在全程录像,最后他们三方,共同握手的场面,被媒体记录下来,上传到了报纸上。

    这件事能拿下来,让陈广生非常高兴,神风集团那边,在他的催促下,第一笔五个亿的款项,已经到账。

    按照宫本一藤的说法,这五个亿,是第一批款项。

    后续的五个亿,要等他们万顺建筑,真的拿下一环路项目后,才能批过来。

    此时,陈广生正通过电话,和尹振强交流。

    现如今,他们万顺建筑的人和工程队,相较实际情况而言,还是太少了,所以招人之事,已经刻不容缓。

    此事年后,陈广生就已经和尹振强提过。

    按照陈广生的指示,尹振强也已经在找人,目前又将万顺建筑这边,扩张了十个施工队左右。

    “这些人还不够,这次我们要同时进行,市里的一环路项目,还有我们的商业生态圈项目,你继续给我找。

    起码还要找到,一二十个施工队出来才行。”

    这两个工程项目,都是万顺建筑这几年来,接到的最大工程,没有人可绝对不行。

    “陈董,您真把一环路项目拿下了?”

    尹振强他们,在郑市的长河大桥项目,还有两个月就要到工期了。

    目前也到了收尾阶段,因此他经常会过来,郑市要搞大手笔,在市里搞一环路,他也知道这消息。

    “基本算是定了,这些施工队,不要都签了,租赁他们就行。”

    经历了白力雄赵阳事件后,现在万顺旗下,所有的施工队,都需要和他们,签订劳务合同。

    也就是说,这些施工队都是万顺的人,所有待遇福利,和万顺的其他员工一样。

    经过后续的扩招,眼下所有人员加起来,已经快有两千个了。

    陈广生不想继续扩招,反正如今,市面上有很多的施工队,他们并不属于任何公司。

    都是自己在外面接工程干,万顺这边,完全可以用租赁的方式。

    这样一来,活干完,款结清,双方就没有什么关系,万顺这边能省不少事和钱。

    “我知道了陈董,我会尽快完成。”

    结束了和尹振强的电话,他还没来得及缓口气,又有一个电话打了过来,是七二区区委书记,廖学友打来的。

    他的语气带这些焦急,让陈广生现在立刻赶到区政府。

    “廖书记,发生什么事了?”

    听到此话,陈广生心里一咯噔,暗想不会在这时候,出什么幺蛾子了吧。

    “陈董,七二区那边的人,一听你们要拆迁了,一夜之间都盖起了房子,也不知道是谁说的,只要盖了都给钱。”

    “我马上过来。”

    闻言,陈广生拿起衣服,就跑了出去。

    在华国,拆迁这种事,一直就是很多老百姓,梦寐以求的事。

    拆迁的赔偿安置,也分为很多种,但要么是钱,要么是房子。

    但是钱和房子应该怎么配,是人口,还是家里的屋子平方大小,这就有说法了,现在多为后者。

    在这年代,还没有拆迁发家这一说,但很多人依旧盼着这事。

    因为只要拆了迁,不管是拿钱,还是补房,都能住上小高楼,用现在的话说,成为“城市人。”

    我国的老百姓,自古以来智慧都是无穷的。

    如果是按照房子多少来补钱,一夜之间,房子就能拔地而起。

    陈广生重生前,曾在一本书上看过相关的事。

    其中有个让他印象很深刻,2000年,某地方政府,进行过一次拆迁,并把相关事宜,很早公布了出去。

    每拆除一个平方,政府补偿一百八十元,那片即将被拆迁的人知道后。

    也就三五日的功夫,家家户户,少的都盖了大几百平方。

    多的甚至几千上万平方,把门口的场地,池塘,全部盖上了房子。

    这些房子的质量,就不用多说了,属于根本不能住人的这种。

    每个平方的本钱,只怕也就一二十块钱,随便糊弄糊弄。

    目的就是为了赚钱,当地政府知道这一情况后,对此是大为恼火。可没办法,政策是他们订的,而且已经公布出去,在他们试图做群众工作无果后,最后只能给钱。

湿馨提示:按键盘<-左右->回车键enter,分别可以回到上一页下一页目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