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贵女之宠夫无度> 第48章 不知为何

第48章 不知为何

书名:重生贵女之宠夫无度作者:一汀烟雨加入书签投推荐票错误/举报

    “重生贵女之宠夫无度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盛帝一向是个随心所欲的人。

    他正在宫中办宴,招待翎国使臣,听闻有朝臣提起今日崇文学馆举办秋试,便心血来潮,带着大臣以及翎国使臣前往学馆观礼。

    哪曾想,他们来的晚,考试已经结束了。

    大臣们自然不能让盛帝败兴而归,便提议由他当场阅卷。

    盛帝觉得有趣,欣然应允。

    可听到这个消息的学生们就不淡定了,尤其是成绩垫底的学子。

    他们平时成绩不好也就罢了,最多在同窗面前丢丢脸,被父母训斥一番;可今次成绩不好,却是将脸丢到了皇帝面前,甚至丢到了外国使臣面前,这脸丢的未免大了些。

    盛帝可不管这些,他兴致颇高,直接下令让馆长将学生们的试卷呈上。

    崇文学馆的学子少说也有几百号人,不可能由盛帝一人完成所有试卷的批阅。

    可现下考试刚刚结束,夫子们也来不及甄选优秀的试卷呈送。

    但圣命难违,馆长便和众位夫子商议一番,最后决定从东西厢的学生中,分别选出几位平素成绩较好的学子的试卷交上去,哄得龙颜一悦,也就罢了。

    徐夫子接到命令以后,略作思索,便将崔静诗,颜瑶,甄蘅以及金鸾郡主几人的试卷找了出来,交给了馆长。

    馆长将两厢试卷一并交给了盛帝身边的大内官,却被崔阁老拦住了。

    崔阁老略略扫了一眼试卷上的名字,随口问道:“老夫听闻,有位颜姑娘才貌双全,智勇无双,怎的没见到她的试卷?”

    身为学馆的馆长,对于学生们的情况还是很清楚的。

    馆长听闻崔阁老提起颜姓姑娘,便指着颜瑶的试卷道:“崔大人,颜姑娘的试卷在这里。”

    崔阁老微微眯起眼眸,锐利的视线在颜瑶的名字上划过,轻轻摇头:“不是这位颜姑娘,是那位救了庆国公孙女的颜姑娘。圣上闻其美名,大加赞赏,也将她的试卷呈上来吧。”

    馆长这才想起颜苒,她才刚刚进学不久,馆长并不清楚她的成绩如何。

    但既然皇帝想看她的试卷,他便只好赶紧着人去将她的试卷取来。

    徐夫子不明就里,将颜苒的试卷找出来交了上去,心里却觉得奇怪,盛帝为何会注意到颜苒一个小姑娘?

    她想着,骤然脸色一变,心里咯噔一下。

    莫不是,有人在盛帝面前进了谗言?

    西厢,姑娘们都老老实实的坐在自己的席位上,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严肃又紧张的等待着面见天颜的机会。

    这时,大内官过来宣旨:“宣,金鸾郡主,庆国公府甄蘅,丞相府崔静诗,礼部尚书府颜苒、颜瑶,觐见!”

    颜苒一怔,未料到这当中竟会有自己的名字。

    毕竟,盛帝正在批阅试卷,那几位在姑娘们当中又都是佼佼者,传召她们很正常,可加上了她,倒是显得突兀了。

    甄蘅见颜苒神色微滞,走过去挽住了她的胳膊,一边向外走一边低声对她道:“颜姐姐,你别紧张,皇上很和善的。”

    颜苒微笑着摇了摇头:“我只是觉得奇怪,不知皇上为何会召见我。”

    甄蘅想了想,语气轻快的说:“兴许是皇上知道你救过我一事,所以想见见你吧!”

    颜苒觉得甄蘅所言有理,心下稍安。

    待到了馆长平日办公所在的明晖堂,颜苒见到温承衍和苏虞以及另外两位名列前茅的学子正站在门外等候通传。

    苏虞的目光在颜苒的身上划过,未作停留,装作与她并不相熟的模样。

    温承衍却是大大方方的看过来,脸上浮起了一丝轻浅的笑意,向颜苒点头示意。

    颜苒一看见温承衍,便觉得心生厌恶。

    可这人名义上是她的表哥,她也不好在人前表现出什么异常,只好草草的福了一礼,而后便垂下了目光,不再看他。

    温承衍脸上的笑容却又放大了些。

    两人的互动被金鸾郡主看在眼中,她登时气的不轻,满目怒火的瞪了颜苒一眼。

    颜苒很是无辜,又不是她主动跟温承衍打招呼的,况且她也没给他好脸色看,金鸾郡主瞪她做什么。

    崔静诗嗤笑一声,轻蔑的看了颜苒一眼,那笑容中又带着些志在必得的挑衅,令颜苒的心中隐隐升起些不安。

    及至盛帝宣召,颜苒跟在众人的身后进入了殿内,行过礼后便站在角落里,尽量缩小自己的存在感。

    盛帝向下扫了一眼,这几位学子都是重臣子女,他都认得,唯独未曾见过颜苒和颜瑶,便看向颜老爷问道:“那二位,便是颜爱卿的爱女?”

    颜老爷忙起身回道:“回陛下,正是小女。”

    颜瑶率先出列,向盛帝行了礼,举止落落大方,笑容娇俏甜美。

    颜苒这才慢了一拍的跟出去,也行了礼。

    她不似颜瑶那般表现自己,反而收敛锋芒,加之厚重的刘海遮盖,眼神也黯然无光,虽则礼仪得体,却不免显得木讷了些。

    盛帝多看了颜瑶几眼,点了点头,并没有在意颜苒。

    而后,他便开始阅卷,并一一进行点评。

    盛帝先翻看了东厢那几名学子的试卷,几番思量过后,第一名的桂冠终是落在了温承衍的身上。

    温承衍本就才学出众,又深受盛帝喜爱,他能夺得魁首并不令人意外。

    盛帝接着又翻阅起厢的试卷,姑娘们以秋为主题,写秋风,秋月,秋情,秋思,词作清丽婉约。

    盛帝边看边点头,对众人都进行了肯定。

    直到看到崔静诗的诗画,盛帝才顿觉眼前一亮,由衷的连声赞叹。

    崔静诗画的是万物凋敝的秋日,阴云沉沉,身穿铠甲腰佩弯刀的士兵在疾风骤雨中打马疾行,不惧风雨,坚毅向前,再配上一句“男儿何不带吴钩1”,令人顿生万丈豪情。

    盛帝赞赏道:“不愧是崔阁老的孙女,虽是女儿身,却有男儿心,当称女中豪杰,崔阁老真是教导有方啊!此作甚佳,选为魁首当之无愧!”

    盛帝说着,竟是连后面的诗画也不看了,直接御笔朱批提了字。

    崔阁老虽未说什么,但眼中隐隐透出笑意,想来心中还是得意的。

    崔静诗跪地拜谢:“臣女谢皇上夸赞,只是还有其他试卷尚未批阅,臣女恐胜之不武,还请皇上看过所有试卷后再做决断!”

    盛帝不免对崔静诗更加另眼相看:“好,你虽身为女子,却有如此宽阔的胸襟和气度,实在难得!”

    盛帝尚未批阅的试卷就剩下颜苒的了,崔静诗如此卖力的希望盛帝批阅颜苒的试卷,颜苒若是再看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她可就白活了。

    想来,今日盛帝突然驾到学馆,突然批阅试卷,又突然将颜苒一并叫来,当中少不了崔阁老的推波助澜。

    先前,颜苒设计揭穿崔静诗的婢女与人有私,使她失了颜面;又将计就计,利用崔静诗的计谋反将了她一军,撕破了她伪善的面目,令徐夫子都将状告到了崔府。

    崔静诗自然咽不下这口气,所以才要处心积虑的毁了她的名声。

    倘若颜苒若当真不学无术,今日便会在盛帝、众臣以及外国使臣面前颜面尽失。

    面子丢的这么彻底,她这辈子也就难以抬头了。

    颜苒低垂着脑袋,看似无精打采,唇边却掀起一片寒凉的讥诮。

    盛帝虽是应了崔静诗的请求,但对于剩下的最后一份试卷并没有抱什么希望。

    可当他看到颜苒的诗画后,脸上不禁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时人写秋,常言寂寥,凄风楚雨,夜寒月霜,写尽人间愁苦伤情,先前的几位姑娘,包括崔静诗都未能免俗。

    颜苒却一反常态,洋洋洒洒的画出去大片大片的秋日盛景。

    天空高远,白云悠悠,丹枫如火,黄花明艳,稻花飘香,穰穰满家。

    盛帝在一众风雨飘摇、残荷枯叶中,突然见到这样明亮温暖、安静祥和的画面,骤然觉得心情豁然开朗。

    盛帝惊喜的看向颜老爷,不吝夸赞:“颜爱卿之女亦是兰心蕙质,柔风暖日之人啊!”

    颜老爷诚惶诚恐的起身道:“陛下谬赞。”

    颜瑶闻言,立时得意洋洋起来,觉得盛帝夸赞的必然是她。

    不料盛帝却开口道:“颜家大姑娘的诗画与崔家姑娘的诗画如寒木春华,各有千秋,无法比较。朕实在难以决断,众位爱卿一同品鉴吧!”

    崔静诗画金戈铁马,大气磅礴,心思意境不输男子,自然被盛帝青睐。

    颜苒画秋日美景,满怀希望,赞颂太平盛世,安居乐业,同样简在帝心。

    盛帝难以取舍,众臣揣摩他的心思,更是摇摆不定。

    最后,盛帝一锤定音,将二者并列为魁首。

    颜老爷未料到颜苒竟如此争气,为他颜面增光,乐得合不拢嘴。

    温承衍等人也纷纷赞赏的看向颜苒,争相观摩她的诗画。

    而在场的几位姑娘,除了甄蘅是真心恭贺颜苒之外,另外几人都震惊不已。

    崔静诗更是脸色发白,满眼的不可置信。

    崔静诗此番设计颜苒,也是做了充足的准备的。

    她怕颜苒平日表现出来的平庸是故意藏拙,所以专门探查过。

    颜苒进学晚,先前在府中被继母苛待,并未学过诗书礼仪,这些都是事实,她怎么可能作出那般有意境的诗画?

    崔静诗下意识的看向崔阁老,他凉凉的一眼看过来,更令她遍体生寒。

    崔阁老一向严格培养崔静诗,对她寄予厚望。

    崔静诗在颜苒手里栽了跟头,崔阁老愿意帮她讨回来,可前提是她得做到万无一失!

    可没想到,她竟然被一个乡野出身的黄毛丫头给戏耍了,真是没用!

    崔静诗努力平复慌乱的心神,正想着要如何力挽狂澜。

    忽听身边的金鸾郡主大声喊道:“皇上,颜苒不通文墨,愚笨不堪,这诗画不可能是她作出来的,她一定是作弊了!”

湿馨提示:按键盘<-左右->回车键enter,分别可以回到上一页下一页目录页。